这是一个“奇妙”的时代,亦或者说,这是一个“频出怪事”的年代。
有人可能因为家境贫寒不曾经历中考高考,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出现在镜头前。于是,他因为一张帅气的脸,一夜走红。
有人拼命读书,一路在考场上披荆斩棘,考大学,读研究生,最后走上岗位,却发现“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事实,在多场面试中败下阵来,捧着北大研究生的学历,去家乡当了一名油漆工。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苏黎杰出生在河南一个贫困的家庭里,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河南大学,后来又攻读了北大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求职屡屡碰壁,在北京报考公务员也失败了。后来她回到河南,去油漆工培训学校学了手艺,在家乡成为一名油漆工。
在中国,每年同年龄的人中,只有0.03人能上北京大学的清华大学,也就是说,在人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这两个中国顶尖高中只能去3个人,如果考上北京大学,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院,都是“全村人的希望”。
但是,苏黎世为什么选择油漆店呢?
苏黎世出生于工人家庭,高中时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我成为了家里唯一的大学生,大学的时候,她没有放松要求,苏黎世说他是一个拼命学习的孩子,但现实很残酷。
年硕士毕业的苏黎杰有着梦想,和很多大学生一样,成为了“北漂”的一员,她在北京有名的大学执教,那之后她打工维持了生活,我有一点不满,我年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又失败了,面对北京的生活成本,她最终回到了河南省的故乡。
回到故乡的苏黎世,就业活动依然不顺利,找了两家房地产公司,但没有成功,面对这些人们,33岁的苏黎世开始向现实低头,于是有了油漆店训练的结果。
对于外界的疑问,苏黎世表示:“我不觉得成为油漆店很丢脸,靠自己的劳动吃饭,技太多了,压不住身体,相反,她很冷静,精神很放松。
工作没有贵贱,但实际上苏黎世输了,因为每个人应该有她相应的位置,苏黎世是北大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而不是小学毕业,油漆店显然不应该是她的归属,虽然这项工作让她平静下来也无法掩饰她逃避现实的心情。
苏黎世的经验给了我很多启示。
一、从学校毕业后,学历证书就成了装饰品。
大学可以给你吹,但是一辈子都不会吹,考上北京大学的是当时的“王者”,但是,如果能力不行的话,在社会上依然会被淘汰,真正的大学才是真正的试金石。
有人说靠着她北京大学研究生的证书,在哪里找不到工作?事实上,两个房地产公司的就业失败了,哪个公司都不养闲人,没有能力,学历是纸屑。
凭借大学六级证书,她可以作为家庭教师完全上补习班,听说也不需要油漆店,事实上,补习班更注重能力,如果不会说英语的话,就不能教学生,所以可能一天也呆不住,我高中三年级的时候赢了,老师也有英语六级证书,但是,我不想去补习班当英语老师,那时的证明书是考试的,我是历史系的学生,即使有六级证书,也比不上英语系的本科生。
二、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苏黎世的本科是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是北京大学环境设计专业,这个跨度有点大,环境设计,环境设计是一个复杂的交叉学科,是指对一个或一个主体的客观环境,用设计手法综合创造的实用艺术,这个专业要求学生有审美能力。
如果苏黎世更现实一些的话,通过自己的专业考上北京大学的历史系的话,她也许不会有这样的结果,我赢了高中三年级,有很多学生考上了研究生,考历史,考接近历史学的法学,比如国际关系、党史等,最后的工作都可以。
历史学确实是一门冷门,但是适合自己是最好的。
三、性格决定命运
苏黎世的结果与大学无关,与专业无关,与她的性格有关,你怎么知道这句话?
有马云经典的论述,性格是性和格,性决定命运,格决定命运。
性是什么?性是人的性情,一个性情急躁,大起落,他死得快,命短,相比之下,一个人性格稳重,他活得很长,什么是格?格是人的格,一个格大,他能容纳的人多,运气好,请在历史上看刘邦,他构成很大,任何人都能容纳,身边有才能的人在帮助他,身材矮小的人,无论去哪里都不容人,不能很好地和人交往,运气好吗?这是性格决定命运。
苏黎世不足的东西是什么?不是知识,不是学历,而是模式,她是北京大学的研究生,从小学到大学,她都“刻苦学习”。
当“高处”和“远方”不再成为人云亦云所有人的梦想的时候,这便是时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