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刚刚谈到,长期部署中的美国军舰特别容易生锈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海军全体性地偷懒造成,也就是军官对日常使用的军舰的保养根本不上心,完全处于听之任之的状态,既然军官都不管,作为基层水兵,就更没有义务主动去做舰艇表面的日常维护保养,这种风气一旦定型,那么如果有某艘部署中的军舰的舰长和大副特别要求水兵们去经常洗甲板和补油漆,那么这样的舰长的大副反倒会成为异类。极有可能被水兵投诉为“强迫劳D”。如果这类投诉多了,早晚三人成虎,反倒影响自己的军中前途。反正军舰生锈不生锈,和某艘军舰的日常考核完全无关,于是多一事不少一事就逐步成了美国海军中的现役文化。最终主动保养的舰艇团队一个都没有了。现在的美国水兵,能懒到什么程度?
不用说冒着风浪和烈日去清洗甲板,就是在驾驶台值班时,连去厕所的功夫都懒得去了。因为某艘主力神盾被货轮重创后,全员紧急撤离。后来调查人员登上驾驶台检查,居然从设备后面找出了几十个盛满陈尿的瓶子!这些让外界无法想象的事情,居然是美军事故调查报告里公然披露的!内务搞到了如此的程度,还有什么对军舰的日常保养?这再次说明老大帝国的朽烂,往往是从卫生都不打扫,厕所都不去这些最基本的日常小事开始的。那么舰船人员的懒惰和疏于管理,可算是美国海军舰船容易锈蚀的表面原因,那么深层次的原因在哪里?第一,自然是舰船舰龄普遍偏大。美国海军目前全部接近万吨级的舰艇,平均舰龄已经超过25岁。而对绝大多数舰船来说,比较好用的时代,基本也就是服役中前的20年。
过了20年的舰船自然就可以算是老舰了。而到服役30年以后,不论是常规动力还是核动力,其舰艇状况更是每况愈下。要么直接停航,要么就是减少出动次数。可以想想,服役20年以上的车辆的状况,就知道服役30年以后的军舰的状况。而现在每过一年,美国海军的平均舰龄都会加深老化一岁,这是因为当前超级大国每年补充的新舰,根本平衡不了处于超期服役状态,急需退役的舰船总数。为了继续维持一个纸面实力全球第一的架子,美国海军只能让一些服役已经超过40年甚至45年的老舰继续服役。想象一艘船的表面船漆已经风吹浪打了40年以上,能不锈迹斑斑才奇怪了。第二个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目前总量高达万吨超级大国的舰队,其实有接近万吨处于常年停航的状态,真正部署的不过百万吨级别。
这是因为超级大国海军的预算常年不足,能实际动用的舰船远远没有纸面上看上去的那么多。比如拥有20艘以上的4万吨的巨型补给舰,但是却大部分常年停航。平时航母出航,还要兼顾舰队补给舰的功能。因为航母上的油槽和冷库都很大。而凡是长期停止行驶的车船,其老化锈蚀速度往往比正常使用状态下还快。大部分人可能没操作过船舶,但是停止行驶的僵尸车现在倒是不少。一台车正常行驶10年问题不大,但是僵尸车放5年绝对彻底报废,舰船也是一样。第三大原因,自然是现在超级大国的造船工业甚至修船体系越来越拉胯,船坞和修造船工人都不足,加上舰龄普遍老旧,需要入坞进行大修维护的舰船包括潜艇越来越多,有些等待五六年还没有位置,只能继续勉强使用。自然是小锈迹也会发展成连片的大锈迹!
最后一点,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就是超级大国的舰船油漆工艺也已经逐步跟不上全球的技术进步。实际上在绝大部分消费型或消耗性技术上,民用版本往往比军用版本更高端,发展换代的速度也更快。比如普通的消费型手机的芯片,往往比军用芯片的制程领先10年甚至更多。而造船和修船本身也是军民通用的技术。在修船造船上大部分的先进材料和先进工艺,其实都是在民船领域首先创新和试用。超级大国的造船修船工业以及被踢出世界潮流至少20年了。已经基本和当今的造船高技术脱节。比如国际上双壳油轮已经普及25年以上。而超级大国的本土造船工业居然一直没造过双壳油轮,十几年前勉强造了2艘,结果指标完全落后无人接船。现在全球领先的船舶油漆,只需要喷涂高技术的船身油漆和船底防污漆就可以确保5到7年正常使用。
而看看纽波特纽斯给福特级航母的全身涂装,仍然使用部分早就淘汰的沥青类防污漆,都是30年前的老旧技术了。而且现代化的第六代造船讲究在模块阶段就采用高端防水,而福特级航母只有很少一段船身使用这类技术。虽然造核动力航母看上去仍然高大上,但是很多造船的基本技术已经脱离时代。也就是美国军舰的当代船体涂装技术普遍落后了。落后的涂装自然更容易生锈。说到底,在全面去工业化40多年之后,超级大国已经积重难返,帝国的大厦根基早就千疮百孔,只维持一个被无数白蚁完全啃光了的空架子,在房门上猛踢一脚,整个房子都会一起塌下来!
瀚海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