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清单,查漏补缺,以打好基础。好东东,给你了,不要白不要,免费!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从总能量的角度和键能的角度解释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2、常见吸的放热反应?
3、常见的吸热反应?
4、反应热的计算?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5、焓变计算?利用物质总能量:ΔH=E生成物-E反应物。6、焓变计算?利用总键能:ΔH=反应物键能-生成物键能。7、盖斯定律的内容及应用?8、根据物质燃烧放热数值计算:Q(放)=n(可燃物)×
ΔH
。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9、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10、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2外因。)
11、有效碰撞理论?知道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12、理解化学平衡。
1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4、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
直接依据①同一物质正速率等于逆速率②不同物质,相反的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
间接依据:变量不变即平衡。
15、理解平衡移动?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化学平衡状态的转化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的移动。16、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1)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发生平衡移动。(3)v正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7、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压强要考虑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8、理解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能够减弱“影响平衡改变的因素”的方向移动。原理适用的范围:已达平衡的体系、所有的平衡状态(如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和只限于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9、电解质?
20、非电解质?SO2、NH3、CO2、乙醇、蔗糖等
21、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22、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极少数盐。
23、电离平衡?
2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应、其他外加试剂。
2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弱碱电离一步写成。
26、电离常数?Ka表示酸,Kb表示碱。
27、影响因素?本性决定、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
28、水的离子积?KW=c[H+]·c[OH-],25℃时,KW=[H+]·[OH-]=1*10-14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W值一定。KW适用于用于任何溶液。
29、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30、溶液的酸碱性和pH?pH=-lgc[H+]
31、pH的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石蕊、酚酞。变色范围:甲基橙3.1~4.4(橙色),石蕊5.0~8.0(紫色),酚酞8.2~10.0(浅红色)。pH试纸—操作玻璃棒蘸取未知液体在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
32、混合液的pH值计算方法?
33、稀释过程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强酸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7)
弱酸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7)
强碱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7)
弱碱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7)
34、酸碱中和滴定?
35、盐类的水解?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都水解,同强显中性。
36、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①温度: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②浓度: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③酸碱: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
37、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①只电离不水解:如HSO4-显酸性
②电离程度>水解程度,显酸性(如:HSO3-、H2PO4-)
③水解程度>电离程度,显碱性(如:HCO3-、HS-、HPO42-)
38、双水解?常见的双水解完全的:Fe3+、Al3+与AlO2-、CO32-(HCO3-)、S2-(HS-)、SO32-(HSO3-);S2-与NH4+;CO32-(HCO3-)与NH4+其特点是相互水解成沉淀或气体。
39、盐类水解的应用?举例:
40、水解平衡常数(Kh)?强碱弱酸盐:Kh=Kw/Ka;强酸弱碱盐:Kh=Kw/Kb
41、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三种守恒:①电荷守恒;②物料守恒;③质子守恒。
42、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注意:反应后离子浓度降至1*10-5以下的反应为完全反应;三种微溶物质:CaSO4、Ca(OH)2、Ag2SO4;溶解平衡常为吸热,但Ca(OH)2为放热,升温其溶解度减少。
43、溶解平衡方程式的书写?如:Ag2S(s)2Ag+(aq)+S2-(aq)44、沉淀生成的三种主要方式?(1)加沉淀剂法:Ksp越小(即沉淀越难溶),沉淀越完全;沉淀剂过量能使沉淀更完全。(2)调pH值除某些易水解的金属阳离子:如加MgO除去MgCl2溶液中FeCl3。(3)氧化还原沉淀法。(4)同离子效应法。
45、沉淀的溶解?沉淀的溶解就是使溶解平衡正向移动。常采用的方法有:①酸碱;②氧化还原;③沉淀转化。
46、沉淀的转化?解度小的生成溶解度更小的。如:AgNO3→AgCl(白色沉淀)→AgBr(淡黄色)→AgI(黄色)→Ag2S(黑色)
47、溶度积(Ksp)?
48、溶度积影响因素?外因:①浓度:加水,平衡正向移动。②温度:升温,多数平衡正向移动。
49、离子积与溶度积关系?QCKSP有沉淀析出;QC=KSP平衡状态;QCkSP未饱和,继续溶解。
第四章、电化学50、锌铜原电池工作原理?(1)反应原理
盐桥的组成和作用?①盐桥中装有饱和的KCl、KNO3等溶液和琼胶制成的胶冻。②盐桥的作用:a.连接内电路,形成闭合回路;b.平衡电荷,使原电池不断产生电流。
51、电解池构成①有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②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③形成闭合回路。
52、电解池工作原理?
(1)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电解CuCl2溶液为例)
总反应式:CuCL2电解===Cu+CL2
(2)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
①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出后,流向电解池阴极;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出后流向电源的正极。
②离子:阳离子移向电解池的阴极,阴离子移向电解池的阳极。
53、阴、阳两极上放电顺序?
(1)阴极:(与电极材料无关)。氧化性强的先放电,放电顺序:
(2)阳极:若是活性电极作阳极,则活性电极首先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若是惰性电极作阳极,放电顺序为:
54、常见化学电源工作原理?
(1)碱性锌锰干电池一次电池
正极反应:2MnO2+2H2O+2e-===2MnOOH+2OH-;
负极反应:Zn+2OH--2e-===Zn(OH)2;
总反应:Zn+2MnO2+2H2O===2MnOOH+Zn(OH)2。
(2)锌银电池一次电池
负极反应:Zn+2OH--2e-===Zn(OH)2;
正极反应:Ag2O+H2O+2e-===2Ag+2OH-;
总反应:Zn+Ag2O+H2O===Zn(OH)2+2Ag。
(3)铅酸蓄电池
①放电时的反应
a.负极反应:Pb+SO42--2e-===PbSO4;
b.正极反应:PbO2+4H++SO42-+2e-===PbSO4+2H2O;
c.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
②充电时反应相反。
(4)氢氧燃料电池
55、氯碱工业电解食盐水
(1)电极反应:阳极反应式:2Cl--2e-===Cl2↑;
阴极反应式:2H++2e-===H2↑(还原反应)
(2)总反应方程式:2NaCl+2H2O电解==2NaOH+H2↑+Cl2↑
(3)氯碱工业生产流程图
56、金属表面镀银:
(1)镀件作阴极,镀层金属银作阳极。
(2)电解质溶液是AgNO3溶液等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盐溶液。
(3)电极反应:阳极:Ag-e-===Ag+;阴极:Ag++e-===Ag。
(4)特点:阳极溶解,阴极沉积,电镀液的浓度不变。
57、电解精炼铜
(1)电极材料:阳极为粗铜;阴极为纯铜。
(2)电解质溶液:含Cu2+的盐溶液。
(3)电极反应:
阳极:Zn-2e-===Zn2+、Fe-2e-===Fe2+、
Ni-2e-===Ni2+、Cu-2e-===Cu2+;
阴极:Cu2++2e-===Cu。
58、电冶金原理?
利用电解熔融盐的方法来冶炼活泼金属Na、Ca、Mg、Al等。
(1)冶炼钠
2NaCl(熔融)===2Na+Cl2↑
电极反应:阳极:2Cl--2e-电解===Cl2↑;阴极:2Na++2e-===2Na。
(2)冶炼铝
2Al2O3(熔融)电解===4Al+3O2↑
电极反应:阳极:6O2--12e-===3O2↑;阴极:4Al3++12e-===4Al。
59、金属的腐蚀本质与类型?
金属腐蚀的本质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金属阳离子,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金属腐蚀的类型
(1)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
(2)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以钢铁的腐蚀为例进行分析:
60、金属的防护原理?
(1)电化学防护
①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a.负极:比被保护金属活泼的金属;b.正极:被保护的金属设备。
②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电解原理
a.阴极:被保护的金属设备;b.阳极:惰性金属或石墨。
(2)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如制成合金、不锈钢等。
(3)加防护层,如金属表面喷油漆、涂油脂、电镀、喷镀或表面钝化等方法。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