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蒙聊教育
曾经网上传出这样一段录像,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那时候大山里的各种条件都不是很好,但如果出了一个全村唯一的大学生,并且考上的还是北京大学,真的是“全村人”的骄傲,不过实在太贫穷了,上不起大学,她曾想过要放弃。
村长不愿放弃这个“希望”,不能让孩子因为钱上不起学,于是就带领全村人捐款,甚至有的老人,将自己的棺材板钱都捐了,年轻人把结婚钱也都捐了,很多人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大伙凑了两千块钱,她带着全村人的寄托,拿着这来之不易的两千块钱,去了北京这座繁华的城市求学。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读书真的会改变命运,很多山里的学生,拼命努力的读书,就是希望能摆脱贫困,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那个时候,有的女学生,为了能上大学,不惜用各种手段,还有的走了很多弯路,考上一所好大学,就意味着将来有“铁饭碗”。
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更是各大企业争抢的人才,市场对学生的学历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高学历就是一块价值不菲的敲门砖,有了学历也就多了一份筹码,不像现在这个年代,遍地都是大学生,高考普遍都是高分,研究生等更高学历人才也不再稀有,大学似乎并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了。
北大女硕士放弃“北漂”回老家
苏黎杰,来自河南省,父母是普通的退休工人,在年的时候,她考上了河南大学,但进入北京大学,是她心里的梦想,所以在大学的时候,她依旧努力学习,在4年后,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北京大学,她也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攻读了硕士学位。
河南大学和北京大学,都是大家熟知的名牌大学,那个年代,能考上这样的大学,可以说是学霸中的学霸,未来前途一片光明,她不仅是硕士,在语言方面也很有天赋,英语是六级,法语还获得了初级证书,这样的她都觉得毕业后,会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和很高的薪水。
但是在北京的“北漂”生活并不好过,刚毕业的她想在北京一所知名大学当老师,不过并没有被录用,之后就只能打零工,压力非常大,工作也很辛苦,生活一直不稳定,考取国家公务员也没能成功。
心灰意冷的她决定结束北漂生活,回到了老家南阳,因为她所学的专业是环境设计,开始的时候,找了两家房地产公司,她的学历也顺利通过初次面试,被引见给了老总,但是谈了几句后,和她自己的经营理念以及理想,相差太大了,后来被推荐给另外一家房地产公司,也是没有达到她心中所想。
此时的她已经三十多岁了,生活和工作还是没有稳定下来,心里也是深深的感到不安,一次偶然机会看到报纸上,有一则免费培训油漆工的消息,就报名了,这家职业培训学校,油漆班里一共有50名学生,大家都是统一的服装,能让大家注意到她,也不过是因为她架着厚厚的眼镜,她很朴素,长发扎成马尾,也不化妆。
虽然她学历很高,但在实操的时候,还是比别人显得笨一些,不过她从来不放弃,有的人会问苏黎杰,“名牌大学硕士生,在这学习当油漆工,你不怕别人笑话说闲话吗?”但她很平静地回答:“我的父母就是普通人,他们的生活很幸福快乐,我靠自己双手劳动吃饭,而且技多不压身,我反倒觉得很轻松。”
不过不管别人怎么议论,苏黎杰才是命运的主人,她有权决定过怎样的生活,有些生活工作,看着体面光鲜亮丽,可是也有夜里别人看不见的泪水,有些工作看着心酸不体面,但自己内心觉得踏实幸福,无论是哪一种行业,都应该值得尊重。
今日话题: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