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别人,不如问问自

年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当时事发杭州,家里的男雇主出差,保姆实施纵火,一场火烧了将近两个小时,活生生烧死了女雇主和三个孩子。

然而纵火原因竟是因为保姆迷恋赌博,欠了债务,便想制造假火灾然后上演一出“英雄救美”的好戏。结果好戏不成,终酿悲剧。

这是当时震惊许多人的杭州保姆纵火案。保姆因为一己之私和小聪明,将四个活生生的生命送入了火海。事发后,人们不禁重新开始思考人性中那潜藏起来的罪恶源于何处?

若是源于人的本性,那么为何有的人万分善良,值得人人称赞。而有的人却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在精神上摧残无辜的人或要了他们的命?

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关于人性的善恶论,最为熟悉的莫过于孟子的“人性本善”和荀子的“人性本恶”论。

《孟子·告子上》云:“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即孟子认可的是人性本善,就像水往地处流一样,是很自然的事情。

荀子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他在《性恶》中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思是人性本恶,善良只不过是后天产生的行为。

这两者看看起充满了争议,然而有一点是任何人无法否认的,那便是:“性相近,习相远。”

本性相近,习性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结果。尤其对于孩子而言,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会让他们形成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这些观念偏了,恐怕一辈子都生活在错误当中。否则孟母也就不用屡次为了孩子而搬家。

就如近期许多家长所担心的一样,一些内容不健康的文章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一些人口中所谓的“文化交流”,连底线都不要了吗。也有不少人站出来,指出如此扭曲的价值观是在毁了下一代,应该为文化正名。

这就是成长环境的重要性。我们很难想象如果这样的事物被合理化,自己的孩子上网时看的是这些东西会怎么样?

到那时谈再多的人性本善还是本恶都没有用,因为后天习性已经养成。并且因此引发行为,行为又加深观念,从而进入恶性循坏。

因此,与其过多争执性本善恶论,还不如好好考虑该如何养出好的习性。

二、善恶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利益当前,所行是否厚道

吴昌硕是晚清时期的艺术大师,常常有人拿着假画来请他题字。可他不仅没有指出来,居然还答应了。

有一次旁人忍不住问:“你明明知道那是假的,为何还给他题?”

吴昌硕回答:“这些人啊!一张画可以管他一家的生活,也不容易。”

想想如果吴昌硕去告发这些人,必定会得到奖赏。然而他不愿意,因为那张画在别人眼里或只是一张画,在他眼里是别人一家的生活,这是做人的厚道。

对于现在而言,如果以假乱确不应该,但这种通过一张画所显示出来的厚道价值千金,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的。

在《圆桌派》节目中,作家马家辉现说起作家蔡澜先生的故事,他说:

“听蔡澜美食家说,第一个,你能吃到好的因为你是蔡澜。二是对蔡澜食评的说法老是赞好,没有批评人家。”

“做生意不容易,人家好不容易去开个店,不好吃你就不要提它,不谈它,你干嘛要骂它?人家倒了之后没钱还房贷,是不是你替他付这样子?我觉得这样做人厚道。”

蔡澜先生会写食评,如果他公开曝光这些店家的不足之处,无疑会增加内容的热度。然而他不愿意,因为他先考虑的是如果公开曝光,会给对方造成什么伤害,自己所行是否厚道。

如果不厚道,他就不能这么做。

王阳明有言:“无善无恶性之体,为善为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吴昌硕、蔡澜这样的人,无疑是“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最好践行者。

然而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现象,却往往背离了这种这种道理。一些人总是动不动就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他人,看别人什么都不顺眼,能开口骂就决不闭口。

尤其是网络上,更是肆无忌惮对他人进行攻击、辱骂、诽谤等等,通过不停施加网络暴力给受害者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或许人们都应该静下心来学学前辈做人的道理,在利益当前,以他人利益为先,而不是凭着一时的冲动和充满偏见的正义感就摇旗呐喊去讨伐一个人,因为那不厚道,那不是作为一个人该有的样子。

三、“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厚道向来不是口头说说,而在于利于当前如何选择。哪怕是跌倒人生的谷底中,仍旧不忘厚道。

明星王一博,一位只有22岁的孩子,在成名之后有人问他:“红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和变化?”

结果他挠挠头说:“在机场老是踩我鞋,好讨厌哦……”

有人笑称果然还是个孩子,然而这个孩子做过消防宣传大使,拍卖自己心爱的东西做公益,这个春节里又悄无声息捐款50万元等,他做多说少,不少善举都是别人从他人微博的公益项目中发现,才知道这个孩子又去做好事了。

许多人不知道,他刚开始出道时曾被寄带血的衣服,上台被泼油漆,被嘲学历太低,21生日开直播,弹幕被黑粉霸占,迎来一片辱骂,哽咽得不敢再看屏幕。

后来又不时“天降横祸”,莫名背上了一些骂名。

对于年纪轻轻的他来说历经这一切未免有些太过残酷,毕竟油漆可以洗掉,直播可以关闭,但内心的伤痕却难以愈合。然而他历经这一番寒彻骨之后,仍旧心怀善念,勇敢前行。他在歌曲《无感》中唱到:

“破碎的刺痛的,被攻击被嘲笑挑衅,无感是将伤害最好的回击,无感赐我勇敢的心不畏惧……”

这种无感或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坚强和对厚道的执着。

在人的一生当中,任何人都会经历一些至暗的低谷时期,有人被谩骂、被诋毁、被攻击,有人却是被活生生地钉在了绝望的钉板上。

上文提到的杭州保姆纵火案中,由于男雇主林先生出差避开了这一劫,然而妻子孩子已经离开人世。在这种至痛至暗的人生时刻,他也痛恨过,但最终选择了善良。

他成立了“潼臻一生”公益基金会,倡导社会各界充分重视消防安全;后来九寨沟发生地震,他捐了5万元和件衣服;去福利院做义工,给贫困山区孩子送衣服、建学校操场,并把卖的每件衣服的10%收入来做公益;当年初发生肺炎疫情,他又把辛苦筹集的个口罩捐出去……

林先生这份善举感动了许多人,大家也纷纷支持他的生意。有些人一口气买了十几件衣服,有人下单直接发给山区。

有一次接受采访,他说,“我曾无比痛恨这个世界的不公,现在却又被你们无比的温情一点一点治愈。”

其实,这也是他的选择和善良温暖了他人。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在人的一生当中,那些深入骨髓的疼痛永远没有人能够感同身受,而在这样的时刻里是否能够保持善良和厚道便成了最严峻的考验。

毕竟,说和做是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

“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当想摇旗呐喊去讨伐他人时,不如先问问自己利益当前所行是否厚道,低谷时期是否坚持善良,如果做不到,又有什么权利和能耐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和批评任何一个人?

要知道你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情,都有可能把一个人送到火上烤,都有可能要了他们的命。不要说别人太脆弱,即使是,那也是这些抛弃良知,随意伤害他人的人造成的。

做人要厚道,这永远是做人的根本,永不过时。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