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5月2日电(记者郑钧天、胡洁菲)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我国的陆海空建设领域,有一群“上海工匠”的身影。
在焊缝中探路智能建造
20年前,还是一位普通农民工的陈浩没有想到,手中的这把焊枪会焊出一条工匠之路。“前几天家里整理东西,翻出年我当焊工班长时的一些笔记,纸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天每个人做了哪些活,整体进度如何,用了什么材料,成本多少……”
“每一条焊缝如果都很美观,整个项目的品质看起来就会不一样。”细节决定成败,在陈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要求,每条焊缝都要用油漆笔写上焊接工人的名字,“这样一来,无论焊缝美观与否,大家都会驻足看两眼,看看是谁焊的,让每条缝都成为工人的脸面。”
陈浩曾在一栋超高层建筑建造中接到一个任务,需要在接近玻璃幕墙的位置进行箱体焊接。如果直接焊接,高温会损坏玻璃幕墙,如果将玻璃幕墙全部置换再进行焊接,又要消耗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面对这一两难问题,陈浩决定因地制宜,打开目标焊接箱体,将箱体靠近幕墙的一侧用隔热材料封闭,焊工从外侧在封闭的箱体内进行焊接,既避免了高温对幕墙的损害,又避免了拆卸玻璃幕墙造成的成本。
陈浩在工作中。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如今,陈浩已是中建八局新型建造工程有限公司焊接负责人,手上布满烫伤的疤痕,“我现在不去工地就研究国家标准,思考怎么能把每条焊缝接成艺术品。”多年来,辗转不同的城市,他参与建造的一座座地标建筑拔地而起。
20年与焊花为伴,陈浩对焊接的苦和累深有体会,他领衔工作室研发的焊接机器人已在北京丽泽SOHO等超高层建筑建造中推广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焊接效率和质量,还为公司节省了数十万元成本。“对我们焊工来说,酷暑最难耐,因为要穿着厚厚的焊服工作,不仅要凌晨爬起来工作,有效工作时间也很短。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解放焊工的双手。”陈浩说,“我们将继续优化焊接机器人,以小型化、可移动为方向,不断改善焊工工作环境,提升企业智能建造水平。”
智慧港口的不懈探索者
“五一”假期,浙江省舟山嵊泗岛上,由宝钢运营的马迹山港一片繁忙。
“马迹山港的传输机皮带总长大约有十几公里,以前每隔一段就要安排一个工人巡检皮带是否跑偏,再由工人手动调整。”中冶宝钢马迹山项目部经理助理李伟伟说,为了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他们研发了一款智慧操作装置,在接收到跑偏信号后,可在1秒内做出响应,在1分钟内自动达到纠偏效果。
年,18岁的李伟伟从嵊泗的一名“渔家郎”成为铁矿石港口的一名运维工。历经20多年的一线操作经验,他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首届中国长三角地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带头人。
李伟伟(右)与同事研讨技术。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工作之余,李伟伟整理了卸船机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形成厚厚一摞技术手册,提炼出“抓斗快速设定法”等两项先进操作方法,成为风大浪高、气候多变的海岛港口装卸操作法宝。年,李伟伟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自此,越来越多的创新智能项目在此产生。
“传承工匠精神,首先要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其次要持之以恒,只有吃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才能迸发出无穷能量。除此之外,更要不断创新,结合工匠精神才能走得更长远。”李伟伟说。
“刀尖上舞蹈”的航天工匠
走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所的生产车间,对着一台台机器,如何开工、怎么调试,杨有成都如数家珍。
杨有成今年30岁,5年前就已担任航天八院所唐建平班组的组长,以25岁的年纪接手了这个以全国劳模命名的明星班组。“我们的火箭发射成功率目标是%,这对我们在地上下的功夫提出了很高要求。”
据介绍,唐建平班组主要承担结构件的数控铣削加工任务。杨有成在读中专时就参加了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日常工作要保障稳定无差错,但在技能大赛的赛场上,很多创意和想法就可以实现,再返回到工作中付诸实践。”
杨有成在操控机床。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加工航天用结构件,既要轻又要强,还要极高的精度。经过长期潜心研究,杨有成带领班组先后完成了对百余种航天产品的工装设计,开展了包括火箭壁板、钛合金翼在内的近百个技术攻关;先后参与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嫦娥五号轨道器零件制造等50余项攻关任务。
走进航天八院所的装备库,各种不同型号的刀量具映入眼帘。“我常用的刀具就有到种。”杨有成说,他就像是一个在“刀尖上舞蹈”的匠人,为武器雕“飞翼”、为火箭刻“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