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国早报」
南国早报记者许如君
怎样把爱好变成自己的职业?怎样把父母眼中的“不务正业”变成全家嗨起?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这似乎是无解的,但对于来宾小伙莫贵凌,这一切只需要一面墙。
一成不变的背景音乐,一面家里的墙,一桶油漆,往上一泼……换来妈妈的一顿胖揍,这是莫贵凌发布的作品中最常见的画面。在网友看来,那一面面被他泼过漆的墙,经他一番描绘,全都幻化成了艺术。
1“猪”慢慢火了起来
最近,令莫贵凌火起来的,是一个他还原憨豆先生报纸屋的作品。
在网上搜索“憨豆先生报纸屋”,憨豆先生本尊的原片,已经“淹没”在另一个搜索结果里:“创意十足!广西大学生还原憨豆先生报纸屋,网友称这是真正的艺术”。
莫贵凌是广西财经学院的学生。去年毕业季正好赶上新冠肺炎疫情,他和很多同学一样回到家里等待机会。闲来无事,他拍起了短视频。
对于学习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小莫来说,拍短视频不是什么新鲜事,他这些年陆续开通过几个短视频号,有游戏类的、情侣类的,还有摄影和摄影教学类的,但都不是很成功。
这一次,他决定换一个创作方向,从自己最擅长的爱好出发,把绘画、摄影结合在一起,加入一定的特效,完成集艺术、创意、搞笑于一体的短视频作品。
小莫在短视频平台上注册了“菜园一只猪”的ID,以一周一个作品的频率持续更新,结果这只“猪”慢慢火了起来。
2包罗万象忍俊不禁
除了复原憨豆先生的报纸屋,在另一个作品里,小莫还把爸爸的面包车刷成憨豆先生那辆MINI的同款色。除此之外,他还把妈妈的厨房刷成宫崎骏的漫画,用化肥的包装袋制成炫丽时装,用彩条尼龙布制成时尚大片。
在他的作品里,有漫画、有电影,也有人文。每一次都是破坏性地开刷,精致地描绘。紧接着画风急转,要么是妈妈大打出手、爸爸穷追猛揍,要么是被家人丢出门外……最近,他还被“学会魔法”的妈妈变成一头小猪。每一个作品,都令网友感叹“这是真正的艺术”;每一个反转的结尾,都令人忍俊不禁。
但实际上,每完成一个作品,小莫都要大费周章地收拾残局,在视频里对他“恨铁不成钢”的爸妈,现实中也会帮忙一起收拾。
3家里何来这么多墙
每周一次更新,每次都要“毁掉”一面墙,这让网友不禁质疑:家里怎么有那么多墙?有人说他是一个富二代,家里有好几栋豪宅。
实际上,小莫并非富二代,爸爸是当地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妈妈是酒店的服务员。早年在来宾还未撤县设市之前,家里东拼西凑,在当时的来宾县城置办了一块宅基地,建了一栋小楼。如今小楼各个房间的墙,都成了小莫创作的空间。
但是,再多的墙也经不起这样消耗。因此,家里的墙要“周转”起来。小莫用的漆都是水性漆,清理起来比较方便。家里各种坏了的旧家具、家电,也被他利用起来,成为作品中的元素。
4如何拉家人“下水”
在小莫的视频里,爸爸妈妈对他的“所作所为”不胜其烦。但在现实中,爸爸妈妈对他创作不仅不反对,还时常抽出时间帮忙录制。甚至还为了一些特定的场景或道具,想尽办法帮他实现,一家人乐在其中。
随着粉丝蹭蹭地往上涨,视频中经常出镜的妈妈也有了自己的拥趸。要是哪一期作品没有妈妈出现,粉丝便会留言“追责”。每当看到这样的留言,妈妈不无得意。
“家人的支持是很关键的。”小莫说,他从年起开始拍摄短视频,一开始家人确实不太理解。但随着他发布作品的不断增加,一方面有意让家人参与到作品中,网友的肯定和鼓励让爸爸妈妈感受到创作的快乐;另一方面,短视频平台所带来的流量变现,也让家人改变了“这事儿不务正业”的观念。
“只要不懒,做什么都支持。”小莫妈妈说。
5“出圈”还需要什么
除了家人的支持,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出圈”,当然还需要一些真本事。
小莫的作品里,常常是以他将一桶漆往墙上泼为开篇,这看似随意的一泼,其实需要很多精巧的构思。把泼了漆的墙描绘成精致的画作,则需要不俗的绘画功底。走进自己的画作里,拍出一张唯美的照片,需要娴熟的摄影技艺以及对色彩和光线的把握。此外,还需一定的电脑特效功底和视频剪辑经验。
即使以上技能都具备,要得到广大网友的认可,首先要有明确的定位,形成鲜明的风格。小莫说,绘画、摄影、摄像既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专长。在今后的创业中,他将尝试在原来的基础上,让每一个作品都有更好的制景、更完善的逻辑和更好的特效与修饰,力求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