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是安全生产中最重要的事情。危险化学品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和腐蚀性,其生产、储存、使用和运输非常危险。进口危险货物谎报、瞒报、错报,极易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引发社会公共安全事故。
1.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是指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燃烧性和助燃性,对人体、设施和环境有害的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民航、农业等主管部门确定并公布,并根据化学品危险特性识别和分类标准适时调整。一般来说,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产品都是危险化学品。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机构改革后,海关负责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的检验。
2.判断依据和分类
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标签制度》的分类原则,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分为物理危害、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三类,共29项。
3.海关监管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海关总署关于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检验监管有关问题的公告》(年第号)等有关规定,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年版)的产品,无论是否列入《法定检验目录》,均为依法检验商品。
海关对进口危险化学品实行口岸“批核+抽样检验”的检验监管模式,进口危险化学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申请检验。
4.如何正确申报进口危险化学品?
进口危险化学品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报关时,填写的项目应当包括危险类别、包装类别(不含散装产品)、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联合国编号)、联合国危险货物包装标识(包装联合国标识)(不含散装产品)等。还应提供以下材料。
1)进口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符合性声明
2)抑制剂和稳定剂的说明
对于需要添加抑制剂或稳定剂的产品,应提供添加抑制剂或稳定剂的名称和数量。
3)中文危险宣传标签
4)中国安全数据表样本
TIPS:
危险化学品进口企业应当确保危险化学品符合下列要求:
中国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相关国际公约、国际规则、条约、协定、议定书、备忘录等。;
海关总署和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指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5.进口危险化学品虚假申报典型案例
案例一:未如实申报
某海关在对某公司进口的水性涂料进行检验时,发现其未按危险化学品进行申报,但产品成分信息中含有《危险化学品目录(年版)》所列成分,包装标签中含有危险图形信息,怀疑其属于危险化学品。为了进一步确定产品的危险特性,检验人员抽取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危险特性分类识别。经实验室检测,该批货物属于第3类易燃液体,UN,属于《危险化学品目录(年版)》第条,对应产品名称为“合成树脂、涂料、辅料、涂料等含有易燃溶剂的产品[闭杯闪点≤60℃]”。鉴于企业未按危险化学品申报进口货物,海关已移交相关部门进行后续处置。
案例二:包装类别与危险特性不符
年11月23日,某公司向口岸海关申报进口一批金属脱脂粉。口岸海关检查发现,该批货物使用的包装为III类,但申报货物时提供的安全数据表显示,该批货物需采用II类或更高级别的包装运输。取样后送实验室检测,危险特性分类鉴定报告显示,该批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应等于或高于二类。海关依法依规责令企业进行技术整改,监督企业更换救援包,复检后放行。
案例三:未使用危险品包装
年10月22日,某海关在查验一批申报为油漆的货物时,发现该批货物为桶装,现场无泄漏、破损,并贴有中文危害宣传标签。联合国编号,属于第3类易燃液体,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年版)》第项,属于危险化学品,应采用危险品包装。根据国际海运危险品规则,MSDS要求至少有三类危险品包装,但该批货物的包装没有联合国危险品包装标识,不符合包装运输要求。海关认定该批货物包装不合格,并按规定实施了包装技术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