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越来越热,那么高温天能摘口罩吗?近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在低风险区,通风好的地方可不戴口罩。当在空气流通不好、密闭的地方,像飞机、地铁、公交车、高铁、电梯等,应戴口罩。另外,去医院或者一些公共服务窗口,像超市的收银、银行的柜台也要戴口罩。
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时下不戴口罩都难以出门,满大街都是戴口罩的人。尽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猖獗,还是有许多人不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因为他们认为戴上口罩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他们戴的口罩防护作用十分有限!
大家在国内大街上看到的口罩是五花八门的,不管是已经水洗过无数遍的棉布口罩,还是无比透气的三无单层无纺布口罩,还是已经被连续使用了2个星期的外科口罩,还是压在大胡子上面根本无法实现密封的N95口罩,还是经过了蒸锅“消毒”过其实早已不能过滤病毒的3M口罩,并不是人人戴的都是N95口罩,基本只要是个口罩能把口鼻给盖住就行。国内并没有对大家具体带什么口罩作出要求。
中文既把那种薄的挂耳朵上的医用口罩或者外科口罩叫“口罩”,也把那种厚的可以过滤极微颗粒的N95口罩也叫“口罩”。但是英文里医用或者外科口罩叫mask,比如facemask,surgicalmask或者medicalmask,而把N95口罩叫respirator。
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University)的预防医学教授WilliamSchaffner博士说,“外科口罩可能会提供一些保护,但效果将非常有限。”
多数人认为,不管什么口罩,往脸上一戴似乎就万事大吉了!一位研究人员说,选择合适的口罩和正确的佩戴才是关键。
RainaMacIntyre博士是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生物安全研究的负责人,她说,从媒体提供的图片中发现,中国人戴的口罩,可能没有什么用!
实验显示,与一次性口罩相比,布口罩佩戴者感染的风险更高。这与布口罩没有定期清洗,本身潮湿而被污染有关”。
到目前为止,这种新冠状病毒已经波及90多个国家,传播途径和流感相同,有意思的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U.S.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简称cdc)并不推荐使用口罩来预防,原因是社区使用口罩预防病毒的好处不充分。Schaffner说口罩虽可以让画家防止油漆进入你的嘴或鼻子,但不能阻止病毒。外科口罩是为了防止医生接触到的液体或细菌污染手术室的无菌区,但病毒仍然可以通过它传染给佩戴者。
当医生治疗患有传染病的病人时,他们会戴一种叫做N95的口罩。因为这种口罩是密封在嘴巴和鼻子周围的,它可以阻止病毒。但是,这种口罩不是一戴了之,还需要特殊培训,戴了会引起呼吸困难,也不舒服。
Schaffner说,最好的预防措施和预防流感是一样的,就是不要和生病的人在一起,要经常洗手。也就是说,待在家里比戴着口罩在街上晃来晃去要安全。
美国传染病学会(InfectiousDiseaseSocietyofAmerica)发言人AmeshAdalja博士表示,医用口罩和呼吸防护口罩(N95)在医疗环境中提供了保护,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些保护。“然而,大多数普通人都没有正确地佩戴它们,他们用手触碰内侧”。另外,目前这种冠状病毒给美国带来的风险非常小。“购买这些口罩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包括引起供应短缺、需求激增和价格上涨”。既然口罩是用来保护别人的,Adalja甚至说“其实没有必要戴口罩来保护自己”,“这不是美国人干的事情”。所以,我们在媒体上很少看到美国人戴口罩。
辛辛那提大学的科学家健康气溶胶研究中心主任也是加州医学院环境和大众健康科学的教授SergeyGrinshpun博士是研究口罩防护微粒有效性方面非常特别的专家,近30年来一直在测试呼吸防护装置对生物制剂的性能,健康气溶胶研究中心的人体模型装有N95过滤面罩式呼吸器(口罩)。他说,“每当有疫情大爆发的时候,如:冠状病毒、SARS或Ebola就会有许多错误信息流传”。
就人们对口罩的认知,Grinshpun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口罩的设计初衷并不是为了保护佩戴者,而是为了阻挡佩戴者产生的飞沫和唾液,是为保护他人的。”如果正确佩戴合格的N95过滤口罩,可以过滤掉95%的大气颗粒。
医院在内的主要工作场所都会对口罩进行适当的测试,以确保选择得当和佩戴正确,遗憾的是许多普通市民不知道如何正确佩戴口罩。缺乏训练和佩戴不当与不适应降低了口罩对抗疾病如新型冠状病毒的效果。
“我们研究了口罩和各种呼吸器对人体和呼吸模型的效率,发现粒子穿透常规外科口罩的情况可能高达50%甚至更高”。“想要通过戴上口罩来保护自己是没用的”。手术期间,手术室里的外科医生如果不希望打喷嚏或咳嗽感染病人,戴外科口罩是个适当的措施,但在手术期间从病人身上排出的病毒和细菌雾化颗粒怎么办呢?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发生,外科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尽管戴着口罩也没有很好的防护作用。这些口罩可以过滤掉非常大的颗粒,但过滤不掉很小的雾化颗粒”。病毒颗粒经常附着在水滴上,有时候水分蒸发,颗粒会缩小,这时这些粒子就可以穿过外科口罩。
Grinshpun说,由于中国和其他地方的需求增加,N95口罩短缺,价格从以前的1美元多一点,飙升了很多。“N95口罩是为工业或医药行业的工人制造的,不是给普通大众用的”。“这些国家的工人通常要经过精密仪器的检验,来测试做某些工作时口罩内外颗粒物的浓度。如果有问题,会为工人更换合适型号和尺寸口罩”。
Grinshpun说,合适的检测设备价格很贵,高达1万美元左右,而且需要合格的操作员操作,口罩佩戴者还要接受适当的培训。“现在想象一下,如想在短时间内让一大群人正确佩戴口罩,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N95口罩如果要保持它的防病毒效果的话,应该是8小时就换一次的。另外如果口罩明显的脏了,或者湿了,或者松紧带变松了,或者当感到呼吸的阻力加大的时候,都需要更换。医院里的医护人员使用口罩,首先是需要做口罩的贴合实验的,测试不同大小型号的口罩,找到一款合适的可以紧密贴合面部保证不漏气的。另外就是口罩一旦取下来就不再戴回去了。
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戴口罩的话,做到一摘一换并不怎么现实,而且不在传染病房这种高传染风险的空间呆着,也没有必要换这么勤。但一天一换还是应该可以做到了。这样的话,如果疫情持续2个月时间,一家4口人一天就需要4个口罩,总共需要个口罩才够,如果一个口罩40块钱的话,就需要屯块钱的口罩,还是不小的一个数目。
现在全国开足马力生产的所有口罩,也不能满足全国14亿人民一天一个的的最低要求,许多普通口罩基本不能防病毒;口罩短缺时,人们戴的口罩戴多数也不能做到及时更换。对病毒有一定防护作用的外科口罩和防护作用更好的N95口罩就更是奢侈品。令人悲观的事实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所戴的口罩可能只是一个摆设。
很多人可能会说,现在中国目前疫情是控制住了,这不就能证明全民戴口罩是有用的吗?其实并不能。因为中国是很多措施多管齐下的,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说,全民一起戴各式各样的口罩对疫情的传播到底起到了多少具体的作用,是无法断定的,也许起到了5%的作用,也许50%。需要有两个情况很相似的城市,一个要求全民戴口罩,一个不要求戴口罩,其余的防疫措施一样,然后对比两个城市的感染率才能确定全民戴口罩的具体作用。
要求人人戴口罩的主要作用,其实是让你去保护别人,但如果社会上人人都在保护别人,那么最终自己也会被社会保护。但为啥在宣传上没有明确的指出这个呢?明显如果大家都以为他们戴口罩是在保护自己的话,戴口罩的积极性会比保护别人的时候高很多么。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有人用含有新冠病毒的唾沫喷了你的脸,你戴着口罩挡住了唾沫星子,但是病毒会残留在你的口罩外部。你过了一阵,无意识的抹了自己的口罩,手上沾上了病毒,然后又过儿一会儿,你眼睛痒了,揉了揉眼睛,完了,你还是染上了新冠病毒。或者你一直都没摸口罩,但是你总有摘掉口罩的时候吧?你摘口罩的时候,手碰到了口罩外面,染上了病毒,然后你扔掉口罩,觉得鼻子捂在口罩里一天怪痒痒的,用手捏一捏,好了你又染上了病毒。相比较之下还不如勤洗脸靠谱。
如果你跟人近距离进行过交谈的话,之后立刻去洗手洗脸的话,病菌就会被洗掉了,不会如口罩这样让病菌残留在外面。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一些专家表示,戴了口罩有可能反而会增加你感染的几率。所以戴口罩,无论是普通医用或者外科口罩还是N95口罩,都必须跟勤洗手结合,尤其是带口罩和摘口罩之前之后都要好好洗手,或者用免洗消毒液消毒手。如果做不好手卫生的话,戴口罩是没用的,甚至还有可能增加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