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场所是指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一种或一种以上使用功能违章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该同一建筑空间可以是一独立建筑或一建筑中的一部分,且住宿与其他使用功能之间未设置有效的防火分隔。
“三合一”
场所分类家庭作坊式
商业式
餐饮娱乐式
生产经营+储存+住宿
=可燃物多+逃生环境差=火灾风险大
此前有实验证明,搭建有住宿阁楼的“三合一”店铺一旦起火,留给人逃生的时间最多只有短短的一分钟。内部逃生楼梯不仅被浓烟包围,更容易让人晕厥窒息。
先来通过一组案例了解一下
“三合一”场所火灾的危害
↓↓↓
“三合一”场所火灾案例“三合一”场所火灾案例年2月
深圳“2·23”火灾事故
年2月23日2时58分,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道三围社区一手工酸奶店发生火灾,事发地手工酸奶店约30平方米,未复工,过火面积约5平方米,事故造成4人死亡。
年6月
中山“6·26”火灾事故
年6月26日2时35分许,中山市坦洲镇美丽花园一沿街五金商铺发生火灾,造成6人死亡,过火面积约10平方米。起火建筑为单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约87平方米,局部加建夹层,用于6人宿舍,是典型的“三合一”场所。
年4月
常熟“4·15”火灾事故
年4月15日,江苏省常熟市某小区发生火灾,造成9人受伤,5人抢救无效死亡。起火房屋是一栋比较新的三层别墅,过火面积平方,为典型的生产、住宿、仓库为一体的“三合一”场所。经调查,火灾是由电路问题引发。
警钟长鸣“三合一”场所失火最易“亡”人这些令人痛心的火灾案例警醒大家要重视消防安全“三合一”场所有哪些安全隐患?火灾特点是什么?如何防范呢?继续往下看↓↓↓问“三合一”场所火灾的特点有哪些?
1、容易燃烧、火势猛烈。
室内可燃物多,生活、生产用电设备也不少。用火、用气不规范,极易引发火灾的同时燃烧速度快,热值高,火势猛烈。
2、火势容易蔓延,着火区大。
“三合一”场所由于建筑内部空间大、可燃构件多,与空间接触面积大,一旦着火,三合板等材料迅速成为火势蔓延的主要媒介,促使火势迅猛发展,形成大面积火灾。
3、容易产生有毒气体。
“三合一”场所发生火灾会产生大量烟雾、一氧化碳和醛类等有毒气体,特别是当温度达摄氏度时,产生的烟雾更浓更黑,同时还会分解出氯气等有毒气体,容易造成人员中毒、窒息甚至死亡。
4、容易造成人员被困和伤亡。
着火后,在有毒气体与火势的影响下,大部分人员都惊慌失措,产生极大的恐惧,而且建筑内部环境复杂,疏散通道少,甚至被堵死,人员难以疏散,因而极易造成被困或伤亡,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困难。
-点击查看答案-答可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采取哪些措施防范火灾1严格控制使用性质
在具有甲、乙类危险性的生产、储存、经营等场所或建筑中严禁设置住宿场所、人员宿舍。对成片开放的门面要严格限制经营危险化学品。
2严格落实防火分隔措施
应采用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小时的楼板将住宿部分与非住宿部门完全分隔。
3严格落实逃生疏散措施
住宿部分与非住宿部分应分别设置独立的疏散设施;场所内的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严格落实火源控制措施
除厨房外不应使用、存放液化石油气和烟花爆竹、油漆、汽油等易燃易爆可燃物品。住宿人员不得在床上吸烟,要教育儿童不要玩火、远离火源。
5严格控制可燃物材料使用
建筑物的吊顶、墙面等装修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室外广告牌、遮阳棚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制作。
6严格落实技术防范措施
在疏散走道、住宿部分、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房间、疏散楼梯的顶部应使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独立式感烟火灾报警器。场所内应配灭火器、消防应急照明灯。
“三合一”场所
消防隐患往往更加隐蔽
如皋消防提示您
了解“三合一”场所的危害
切实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定期开展自查
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来源|如皋市消防救援大队
编辑|唐艳云佘俐校对|臧奕冬邓天伟审核|何军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