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物!
作为对付坦克目标的一种新生事物——反坦克步枪在最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被寄予厚望。日本九七式反坦克步枪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本文上篇介绍了该枪的诞生过程和结构特点,下篇继续呈现其配用的弹药及装备与使用性能等——
上期链接:因苏联红军而生——日本九七式20mm反坦克步枪(上)
九七式配用的弹药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使用专门设计的20×mm弹药,常用的有九七式穿甲曳光弹、九八式高爆曳光榴弹、一〇〇式穿甲曳光弹、一〇〇式高爆自炸曳光榴弹以及空包弹、训练用惰性弹等辅助弹种。其中九七式穿甲曳光弹和九八式高爆曳光榴弹是早期弹种,前者主要用于射击装甲和有防护目标,后者主要对付软目标。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所用的博克赛底火的结构三维效果图。1-盖箔;2-传火药(细粒黑火药);3-底火座;4-带有火台的底火;5-弹壳
九七式穿甲曳光弹
该弹属动能弹,弹头内不含引信和炸药。弹头为黑色,但在弹头体圆柱部分有一条白色色带为识别标志。弹头由弹头体、弹带、曳光剂和底螺构成。弹头体为整体车制而成的弧形平底尖头形,头部弧形根部处为前定心部。黄铜弹带套在弹头后部的弹带槽内,弹带宽仅5mm。弹带下部的弹头体圆柱部还有一道弧形沟槽,装配时弹壳口部被压入该槽内,以此来提高拔弹力。弹头底部钻有曳光剂孔,依次压装有曳光剂和引燃剂。底螺的中心带有小孔,用来减小发射时曳光剂受到的冲击,防止因药剂破碎而影响曳光剂性能。
该弹采用无凸缘瓶形黄铜弹壳,配用专门的博克赛底火。底火由底火壳、底火台、底火帽、传火药和盖箔组成。底火击发后火焰从传火孔通过,先点燃传火药,传火药燃烧产生火焰,引燃盖箔并进一步点燃发射药。底火帽、底火壳以及弹壳之间均以环铆方式进行加固,防止发射时脱落。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所用的弹药。其中左一为九八式高爆曳光榴弹,其余为一〇〇式穿甲曳光弹。最右侧是两个一〇〇式穿甲曳光弹的包装纸筒
九八式高爆曳光榴弹外观及弹头特写,弹头为黑色,上部有红色色带,下部有黄、绿两色色带(绿色色带因年代久远已经看不清楚),配用早期的九三式引信。包装纸筒是一○○式穿甲曳光弹所用的
九八式高爆曳光榴弹外观及弹头、弹底特写,注意其底火上特有的两道环铆痕迹,弹头上的色带已不存在
九八式高爆曳光榴弹
该弹是九七式反坦克步枪常用的另一种弹药。其弹头为弧形平底式样,由九三式瞬发小型引信、炸药和弹头体组成。弹头体为圆柱形,头部车有一小段定心部。黄铜弹带宽度较窄,弹带下部的弹头体上也车有一道弧形紧口槽。弹头头部装有引信,上半部分空腔内装填有炸药,下半部分为曳光剂室,压有曳光药剂和引燃剂,底部由与九七式穿甲曳光弹类似的底螺压紧。弹头体为黑色,在定心部附近有一圈红色色带,弹头体圆柱部中部还有一圈绿、黄双色色带,上下两圈之间印有白色的“九八式”字样。
九三式瞬发引信是一种半保险型小型引信,配用在部分日制反坦克炮、航炮和高射炮榴弹上,在20mm榴弹上一直使用到被一〇〇式瞬发引信所取代。九三式瞬发引信由黄铜制成,分为上、下引信体两部分。该引信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无自炸机构。
一○○式穿甲曳光弹弹头,其中左侧两发为硬钢弹头,其弹头圆柱部中间位置有连在一起的一圈绿、白双色色带;最右侧为中硬钢弹头,其只有一条绿色色带
一〇〇式穿甲曳光弹包装纸筒不同侧面特写
一〇〇式穿甲曳光弹
一〇〇式穿甲曳光弹的弹头材料分为三类:第一类用较软的廉价普通钢材制成,弹头表面除弹带和白色印字外,全部为黑色;第二类是中硬钢弹头,有一定穿甲能力,但不及标准穿甲弹,弹头同样为黑色,在弹头体圆柱部中间位置有一条绿色识别色带,弹头体印字也为白色;第三类为硬钢弹头,弹头材料为材质较好的合金钢,并经过热处理,穿甲能力最好,其弹头圆柱部中间位置有连在一起的一圈绿、白双色色带,其中绿色色带在上方,弹头体表面用白色油漆印有“一〇〇式”等字样。
第一类弹主要用于射击训练,后两类用于作战,充分体现了日本人的精打细算。
一〇〇式高爆自炸曳光榴弹弹头不同侧面外观特写。注意色带的颜色和位置
一〇〇式高爆自炸曳光榴弹
一〇〇式高爆自炸曳光榴弹弹头为弧形头部圆柱体平底式样,自上而下分别由引信、弹头体、主装药、自毁药管、曳光剂和底螺组成。弹头体上部车有定心部,下部装有较窄的黄铜弹带,弹带下部设计有紧口槽。弹头体中间加工有一个装有自毁药管的带孔隔板,将弹头体空腔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半部分装有主装药和引信,下半部分压有曳光剂。曳光剂的顶部与自毁药管下部的传火药接触,曳光剂底部同样由底螺压紧。
相对于九七式穿甲曳光弹和九八式高爆曳光榴弹,一〇〇式高爆自炸曳光榴弹的曳光剂装填较多,可以在远距离上仍然维持曳光效果。因为,该弹是依靠曳光剂燃烧到顶部后引燃自爆药管进而使弹头自毁的,如果曳光剂太少,会使弹头过早爆炸,不利于射击远处目标。
一〇〇式高爆自炸曳光榴弹弹头体为黑色,在弹头定心部下方有一圈红色色带,弹头体圆柱部中部有一圈绿、黄双色色带,其中绿色在上方,弹头体表面还印有白色的“一〇〇式”和年份等铭文。
该弹使用一〇〇式瞬发非保险型触发引信,体积比九三式引信更小,结构更简单,同时增加了弹头自毁功能。该引信顶部有盖箔密封,用以防止弹头在飞行时因雨滴撞击等原因而导致早炸。该引信的保险完全靠离心力解除,发射瞬间弹头加速向前飞行,击针会向下运动压紧离心子,以此形成膛内保险。弹头出膛后,弹头不再加速,而靠惯性向前飞行,击针不再紧压住离心子,离心子会在弹头旋转形成的离心力作用下,压缩离心子簧,进而解除对击针的限制。弹头碰撞目标后,弹尖部首先破坏,击针下压刺发火帽,最终引爆弹头。如果未能碰撞目标,曳光剂烧完后会点燃弹体中部的自爆药管,进而使弹头爆炸自毁。
除上述弹种外,九七式反坦克步枪使用的辅助弹种还包括安装有木质弹头的空包弹和整体车制而成的惰性训练弹,但这类弹药比较少见。
九七式的使用方式
及实战经历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在使用时,首先需要选择和构筑发射阵地,然后将前、后携行架取下,将两脚架和后驻板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并固定好。副射手打开防尘盖,装入弹匣。当目标出现后,射手装定表尺,并后拉拉机柄到位,使枪机处于待击位置,瞄准目标后即可进行射击。
该枪为开膛待击。扣动扳机后,阻铁被下压、释放枪机,枪机在两侧复进簧推动下向前运动,经过弹匣时推出一发新弹。当枪弹完全入膛,枪机抵住弹尾后停止运动,而抽壳钩会越过弹壳底缘、抱住弹壳。此时枪机框继续向前运动,并在闭锁斜面的作用下,逐渐将闭锁块推向上方,直至与机匣内侧左右的闭锁块顶铁接触而使枪机闭锁。随后枪机框走完一个较短的自由行程,进而推动击针击发底火。当弹头经过枪管导气孔时,一部分火药燃气通过导气箍进入导气管,并经前固定箍分别进入左右活塞筒内,推动活塞/枪机框向后运动。枪机框先走完一个较短的行程,同时将击针从枪机内稍微向后带出一点,随后枪机框上的开锁斜面与闭锁块上的开锁斜面作用,使闭锁块逐渐下降,脱离与闭锁块顶铁闭锁面的接触,完成开锁动作。枪机框通过闭锁块带动枪机向后运动,经过抛壳挺时,抛壳挺撞击弹壳底缘并将弹壳从下部抛出。枪机框后坐到位后,被阻铁扣住,呈待击状态。扣压扳机,重复前面的动作循环。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枪托组件中设计有缓冲机,当枪弹击发后,在火药燃气推动弹头前进的同时,枪管/机匣组件在枪托组件上向后滑动压缩缓冲簧,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后坐力,再加上高效能的膛口装置以及后驻板的应用,九七式反坦克步枪的后坐力极大降低,即使是身材普遍矮小的日本士兵也能控制自如。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在步兵部队中长途运输时,每3匹马携带两挺分解后的该枪,另一匹马携带发弹药(装在20个弹匣内);在骑兵部队中,则用两匹马分载一挺该枪,另一匹马携带发弹药。在战斗过程中,一挺全备状态的九七式反坦克步枪则由2~4名士兵用携行架携带,可以一前一后双人携行,也可以两前两后4人携行。标准的一个战斗分队由9人组成,其中4人负责携行枪械,另外4人背负各装有5个弹匣的弹药箱,其中1人还携带一支三八式步枪用以自卫,此外还有1名负责指挥射击并携带构筑阵地所用工具的分队长。由于该枪的设计初衷是用以防御苏军装甲力量,主要考虑在寒带使用,所以还配套研制了安装在前携行架下部的雪橇滑板以及雪上固定工具,但实际应用中并不常见。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的生产自年正式开始,最初在小仓兵工厂第二制作所制造,由于应用面较窄等原因,其产量并不大,而且年以后产量进一步减少。九七式反坦克步枪的总产量很低,总共只制造了约挺,开始主要装备在中国东北的日军部队,但实战纪录不多。这是因为在侵华战争中,作为对手的中国军队装备水平较低,坦克和装甲车辆使用很少,九七式反坦克步枪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诺门坎战役结束后,一名苏军军官正在察看缴获的九七式反坦克步枪,地上摆放着多个九七式所用的弹匣
在和苏军的较量中,特别是在诺门坎战役中,九七式反坦克步枪的表现并不好。年5月和8月,日、苏双方在诺门坎地区相继发生了两次大规模冲突。苏军充分发挥炮兵和航空兵的优势,特别是出动了大量装甲力量,给了以轻装步兵为主的日军以毁灭性打击。仅8月20日的总攻,苏军就投入辆BT系列和T-26坦克,另有装甲车辆。而日军的各种战车防御炮只有约40门,实战效果也极为有限。尽管BT-5/BT-7坦克的装甲厚度只有10~15mm,但在开阔的草原上,面对苏军压倒性的炮火优势,日本射手根本没有多少在九七式反坦克步枪有效射程内开火的机会,倒是步兵、工兵利用集团装药和燃烧瓶进行的近距离攻击给苏军坦克造成的损失更大一些。战争后期,九七式反坦克步枪还少量装备过太平洋守岛部队。
目前日本本土保留的实物凤毛麟角,就连日本陆上防卫学校内收藏的一挺也是不完整的,弹匣和膛口装置均已丢失,所以北京军博的这挺九七式反坦克步枪应该算得上是非常罕见的了。
与同类武器
性能对比及综合评价
二战结束以前,世界上研制的可供单兵使用的20mm口径反坦克步枪并不多,有瑞典的卡尔-古斯塔夫PVGM/42、芬兰拉蒂L39、瑞士苏罗通S18-/0、德国仿制改进的S18-1以及日本的九七式。其中卡尔-古斯塔夫PVGM/42采用无后坐力炮式发射原理,单发发射,虽然全枪结构简单,质量较轻,但与九七式及其他反坦克步枪不属于同一类型。
芬兰拉蒂Lmm反坦克步枪(上)与PKM通用机枪(下)对比。可见二者体积相差极大
二战期间使用Lmm反坦克步枪的芬兰士兵
将几种20mm口径反坦克步枪进行列表对比可以发现,九七式的诸元相对比较均衡,不论尺寸、全枪质量还是威力,均属于中等水平。但若与当时苏军装备的两种14.5mm反坦克步枪相比,九七式的体积和质量均要超出很多,同时结构更加复杂,但穿甲能力却不如苏制14.5mm碳化钨心穿甲弹(m处可垂直穿透40mm钢板,m处可垂直穿透35mm钢板)。不过九七式反坦克步枪还配用了高爆榴弹,在对普通车辆、轻装甲及无防护目标的杀伤后效方面占有一定优势。
二战期间装备使用瑞士制造的苏罗通S18-0反坦克步枪的德军士兵
德国根据S18-0仿制的S18-1反坦克步枪。该枪装在两轮架上使用,看起来已经与小口径机炮无异了
在几种同口径反坦克步枪中,九七式和S18-0结构最为复杂,而L39结构最简单,不过由于L39采用了多孔制退消焰器,因此全枪长最长。另外,L39枪身自带两脚架和雪橇滑板,适合在多雪地区使用,其两脚架放下就能进行射击,将两脚架折起、放下雪橇滑板后就能将枪械快速转移。而九七式反坦克步枪从行军转入射击状态所需要的步骤较多,准备时间过长,不利于快速反应,占用人员编制也较多。S18-/0只装有两脚架和后支撑腿,射击准备时间较短,德国改进后的S18-1还配有瞄准镜,瞄准射击更加迅速,缺点是携行不便,其中一部分安装有专门设计的双轮枪架,解决了快速转移的问题,但体积、质量进一步增加,不适合伴随步兵战斗。
就总体而言,九七式反坦克步枪的设计优点包括:一是有专门的后坐缓冲装置,外加膛口制退消焰器和后驻板的应用,其后坐力得以减小,射击比较稳定;二是专门设计的无凸缘弹药,底缘直径较小,弹壳容积大、装药量大,弹头种类多,适合对付不同目标。不过,其缺点也显而易见:一是全枪构造复杂,零部件形状特殊,加工量大,成本高昂,当时一挺九七式反坦克步枪造价是6日元,而三八式步枪仅需约80日元,相差近80倍,因此难以大量装备;二是瞄准基线较短,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造成射击偏差,并且准星座、照门突出枪身左侧过多,容易因磕碰而损坏;三是导气系统结构复杂,调整不方便,维修保养也很繁琐;四是对射手的训练要求较高,射击前构筑阵地和据枪比较麻烦,不利于快速捕捉目标。
新时期研制的两款20mm反器材步枪,因其体积大、火力密度低等缺点,使用并不广泛。上为克罗地亚RT-20反器材步枪,下为南非NTW20反器材步枪
二战结束后,20mm口径的反坦克步枪完全停止了发展。但当年代大口径反器材步枪兴起以后,少数国家又研制了20mm的反器材步枪。相对12.7mm、14.5mm口径的同类武器来说,20mm口径可选择的弹药种类更多,对目标的综合破坏效果也更胜一筹。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克罗地亚的RT-20和南非的NTW20反器材步枪。二者都属于手动装填的单发武器,前者采用后喷燃气方式来减小后坐力,但带来了初速下降的缺点,后者则依靠高效能膛口装置和长行程后坐缓冲装置来降低后坐力。不过这两种武器的销量和装备情况都并不理想,因为在复杂的现代战场环境下,20mm这一口径级始终无法摆脱体积巨大、火力密度低的缺点,同时有更多更好的武器能够代替它们,因此发展前景受限。
以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一国之力,日本仅用两年多时间,就研制出九七式反坦克枪步及其弹药,工业实力不容小视,而且设计和加工质量相对较高。同时,该枪的设计并未完全照搬别国现成的设计,而是根据本国实际,融入了很多个性元素,比如缓冲机构以及枪身的浮动设计(枪管/机匣组件可整体后坐)等,都颇具特色,并取得了实际效果。但尽管如此,由于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实战应用效果不好,对当时苏军的坦克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其在历史上只是匆匆一现。(全文完)
(原文发表于《轻兵器》年第7期上,